close

 熬了半個通宵,終於完成功課,出奇的是竟沒在上課時打瞌睡,自覺對老師有點疚歉的是,一邊聽課,一邊偷偷寫網誌。




從沒有為網誌起草稿的習慣,偶爾腦袋想到點甚麼就匆匆用筆記下,但鮮有完整的一篇文章,因為從小不愛抄書、謄文,故拒絕當抄寫員,所有網文都是邊想邊寫的情況下完成,沒有草稿/底稿。




我是個「臨抱佛腳」,屬於「唔見棺材唔流眼淚」的人。十一月初已收到習題紙,小女子天性散漫,充分發揮愛拖延的性格,在遞交作業死線前的一晚才開始動筆,八條題目任擇其一,字數須在四百與二千字之內。




盯著題目,第八條該是最簡單、最保險又最沒難度,所以不打算做這條,只剩下七條題目可選擇。明知時間不算多〈脕上十一時才拖拖拉拉的動筆,還要在凌晨時份,一邊看明珠台一邊寫〉,卻又雄心萬丈〈該是瘋了  〉想做三條習題。其實多做習題,老師不會獎賞額外分數,純粹想評估、測試對課程內容的理解,達到甚麼程度。




因為翌日早上已約了好友見面,最後只完成了兩題,每篇大概是千五字左右吧。不知道有沒有人和我一樣傻瓜,做兩條甚至更多習題?功課附上一張便箋,懇請老師若有餘暇就批閱兩份功課,否則,隨便選一條就好了。




和好友共敘時,好友表示已厭倦交功課的生涯,不會選擇須要遞交功課的課程來唸。唸這課程時,我也不知道要在學期末寫功課,若功課與考試任擇其一,我寧取功課。




其實,關於這門課,心裏仍有很多疑問,但多與課堂的內容無涉,不想虛耗同學的寶貴課堂時間,唯有試試尋書看,希望假以時日可找到答案。




女巫其實是個很八卦、好奇心極重的人,父親大人提及鄉間風俗時,我總愛追問究竟及典故。有時候,對於某些風俗,他也不明所以,但受不了女巫糾纏不休的發問,直言往昔小孩子根本不會扯著成年人、成輩,問長問短來個沒完沒了。




女巫回敬謂〈對,我絕對是個一言九「頂」的人,遇上不瞭解、不明白的事情、風俗,就要問過清楚明白〉若不清楚明瞭底蘊,就如現在父女對話,父親大人未能解決女兒心中疑團,令女兒怏怏不快,而且,父親大人應為女兒仍對舊風俗感興趣,沒有嘲諷舊日鄉俗老套而感欣慰才對,多少家庭的子女根本不與父母交談,又或者是父母要投兒女所好,以兒女的愛好作話題,更何況,好奇心是推動世界進步及發明的原動力之一,理應受表揚。




    原文對話大致如下:

 「我哋做細路仔嗰陣時,聽咗、知道咗就算啦嘛,邊會但好似你咁,打爛沙盆問到篤。」

「乜你做細路仔嗰陣時無好奇心嘅咩?唔想知啲嘢點解要咁做?點解會變成咁嘅咩?」

「啲大人話喺咁就咁啦,細路仔點會問咁多嘢,唔會咁多事。而且有時候,就算喺大人都未必識嗰喎,其實佢哋都可能唔知點解,因有為都喺以前由祖先/太公傳落嚟嘛。」

「咁咪唔啱囉,就好似而家咁,我問你點解要喺咁,你都答唔到我。如果當時,你有好奇心,你問咗啲大人,咁依家咪答到我囉。」




女巫隨意挑兩個例子,全和家族有關,直至現在仍不明白,亦沒人可以給我解釋。我的家族對姊夫的稱呼很獨特,譬如家中有五個女兒,作妹妹的永不會喊姊姊的丈夫為姊夫,而是根據那位姊姊在家中的排行次第,稱呼他做第幾哥。例如那個男人娶了我的三姊,我不是喊他三姊夫,而是喚他三哥,於是我口中的哥哥,有些是有血緣關係的親人,有的卻不。




這些姊夫在自己的家中,可能是大哥,但來到我們家卻變了三哥,又或者在自家明明是六弟,但我喚他做二哥,反正就是一大堆哥哥,有些哥哥的妻子是我的嫂嫂,有的是我的姊姊。




 我們稱外祖父母為公公、婆婆,祖父母是爺爺、嫲嫲,這樣看來,公、婆該屬母系,而爺、嫲該是父系,那為甚麼曾曾曾...祖母〈父系〉喚太太太婆而不是嫲,曾曾曾...祖父〈父系〉喚太太太公而不是爺。昔日男丁到家族祠堂分取豬肉,俗語說是「太公分豬肉」,為何不是「太爺分豬肉」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紫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